首次去碧雲寺時,路過大仙寺,並未進去參拜。只是對它範圍很廣的圍牆映象深刻。
第二次再訪碧雲寺,我就告訴外子,一定要進去台灣宗教百景之一的大仙寺參觀。
位在白河區枕頭山麓的大仙寺俗稱舊巖,創建於清康熙年間,主祀神祇有釋迦牟尼、三寶佛祖、觀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,並且供奉有開山法師之舍利供民眾參拜觀賞。
大仙寺為內政部評定之「台閩地區古蹟」,也是國家三級古蹟的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的廟宇,廟宇建築採用中國佛寺傳統建築。
民國五十三年白河大地震,大仙寺傾倒、觀音殿全毀,第九代住持開參禪師率寺眾連夜挑土補強,才保全殿宇,事後四方信眾再發起重建。
停車場很大,寺內面積更是寬廣。
停車場四周擺放許多羅漢尊者的石雕像,遺憾沒能全部拍攝齊全~。
有觀音廟及大仙寺正殿,可惜正殿以鐵皮遮蓋保護,反而有礙觀瞻...。
火山大仙寺
左側道路通往碧雲寺
停車場
因揭陀尊者石雕像
迦諾迦尊者
戌傳珈尊者
我執我見參禪者,奔走名山尋佛蹝,尋尋覓覓總歸空,不知佛已在心中
土芒果樹
噴水池的觀音像
火焰木莢果
觀音寶殿內主奉觀世音菩薩,左方供奉文身的護法伽藍菩薩,右方供奉地藏王菩薩。
左右兩徹石洞景是由上開下參老和尚所督造。其造景奇特,意境深遠,上頭供奉十八羅漢金身。
觀音殿舊殿建造於民國卅七至卅九年間。民國五十三年毀於「一一八大地震」,現貌為災後重建景。民國五十五年重建完成。
觀音寶殿
白河大仙寺,亦稱火山大仙寺、關仔嶺大仙寺,簡稱大仙寺,俗稱舊巖,位於台灣台南市白河關子嶺,是台灣直轄市定古蹟,臨濟宗佛寺,與俗稱新巖的火山碧雲寺合稱為南瀛八大景之關嶺雲巖。
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臨濟宗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奉觀音菩薩佛像,來台駐居於六甲鄉赤山龍湖巖,康熙58年(1719年,距今287年)途經白河仙草埔,於此搭蓋茅寮。
觀音寶殿與大雄寶殿後方 影音
大仙寺正殿後方
正殿廟宇四周上方以鋼筋鐵皮罩之,保護三級古蹟不被風吹雨淋。
可惜破壞觀瞻~。
後門進入正殿的仙佛圖
三寶殿銅瓦認捐
正殿內的大仙巖佛祖,亦為阿彌陀佛
大雄寶殿
大雄寶殿內主供奉釋迦牟尼佛、佛前立侍尊者左為阿難尊者、右為大迦葉尊者。
大正六年,迎來京都妙心寺阿彌陀佛像。
大仙寺正殿
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臨濟宗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奉觀音菩薩佛像,來台駐居於六甲鄉赤山龍湖巖,康熙58年(1719年,距今287年)途經白河仙草埔,於此搭蓋茅寮。
二代住持鶴齡禪師迨至乾隆十二年(1747年)得款六百銀元,建造佛殿一座,寺名大仙巖,是為人稱之舊巖。
乾隆五十五年,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與鶴齡禪師募金一千元重修。
民國五十三年白河大地震,大仙寺傾倒、觀音殿全毀,第九代住持開參禪師率寺眾連夜挑土補強,才保全殿宇,事後四方信眾再發起重建。
大雄寶殿正殿整體建築是以「日本佛寺外貌」為表,以「中國寺廟建築」為體。
重簷山頂,直的正脊和垂脊,屋脊不加任何剪黏飾物,外觀典雅莊重,清新脫俗清淨優美,有別於閩南式的弧形屋脊、簷角起翹的式樣。
內殿四週各向內退一間,迴廊四週有簷柱二十六根,乃石質所砌。至於內殿的疊斗式架構,通樑上的斗拱,步道上的圓光,梁柱交接的雀替等大木作,均呈閩南式樣,是當時著名匠師陳應彬的手筆。
海天佛地
台灣宗教百景說明碑
嘉慶十四年,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元配范夫人逝世,為卜墓園於大仙巖初址,乃鳩資將初建佛殿遷移至大雄寶殿現址。
嘉慶二十四年,王得祿立「重興大仙巖廟碑」,同年元配范夫人之棺運抵台灣,得祿將之葬於廟前舊址,現遺跡猶存。道光七年,由於附近牧童放牛破壞墓園,王得祿乃立「保護范夫人墓處示禁碑」,嚴禁放牧。
接引西方 普同塔
噴水池與涼亭
106.6.14 台南關子嶺的水火同源及四所寺廟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