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關子嶺緊緊相鄰的三所寺廟,碧雲寺、天公廟及三寶殿。
第一次6/3參觀煙雨濛濛中的碧雲寺(200年的三級古蹟)時,並未發現另外有二座廟宇與它脣齒相依。
第二次參訪適逢梅雨鋒面雨勢很大,躲在碧雲寺內細細觀賞,才看見通往天公廟和三寶殿的標誌。
所以下雨天正是參觀寺廟的好時機!
碧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,在嘉慶13年(1808)前後,與大仙寺原為同一住持,因此又稱之為「新巖」。
昭和6年(1931),碧雲寺原有之建築物,歷盡風霜侵襲,樑殘壁裂,乃由當時庄長陳按察等信士發起,集資改建。
民國38年(1949),再增建清虛宮(天公廟),至民國43年(1954)完工。
民國55年(1966),興建地藏王寶殿,至56年(1967)竣工。
民國59年(1970)間,又續興古宮殿式三寶殿,並於同年重新改組為財團法人火山碧雲寺董事會。
目前整個碧雲寺建築體分為「正殿」、「三寶殿」、「清虛宮」(天公廟)與「地藏王寶殿」四大部份。
於民國86年(1997),由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。今寺為民國94年(2005)整修完竣。
天公廟內除了主祀金面玉皇上帝,民間俗稱「天公」外,尚供奉一尊金面的土地公。
三寶殿供俸三佛寶: 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、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、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。
三寶殿的大理石殿宇建築頗為富麗堂皇,不似碧雲寺和天公廟那般樸拙。
關子嶺碧雲寺的後山是枕頭山脈的一座山頭,山巒上林木茂盛。
碧雲寺俯瞰山景
碧雲寺廣場
碧雲寺
右側樓梯通道往『天公廟』,左側通道往上至後面的『三寶殿』。
雨中的碧雲寺
碧雲寺廣場
天公廟
左側
天錫禎祥賜福大公
信徒進獻供奉的神祇
與人一般大的神尊雕塑
左側題字匾
「清虛宮」(天公廟)
右側題字匾
右側
天降遐福無私奉公
火山碧雲寺分割出的「清虛宮」(天公廟)
天公廟 凌霄寶殿
金面玉皇大天尊
碧雲寺清虛宮又名「天公廟」,主祀金面玉皇上帝,民間俗稱「天公」,為萬神之王,居於凌霄寶殿,管轄一切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。
此外清虛宮另祀有南、北斗星君、九天玄女、金面福德正神,虎爺公等神祈。
一位男香客見我拿相機拍攝天公廟各景,好心走來告訴我:這裡有供奉一尊"金土地公"。
故而特地在寺廟內眾多尊的神祇內尋找~。
果然有尊"金福德"端坐在前面供桌上!
金福德
金面福德正神=金面的土地公
金面土地公
土地神在台灣民間福佬習稱為習稱為「土地公」;客家人習稱為「伯公」。於市街、寺廟皆用「福德正神」。
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,現代多屬於祈福、求財、保平安、保農業收成之意。
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,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。
敬神請用素食
天公廟屋宇
財團法人火山碧雲寺
碧雲寺內左側通道前往後山的『三寶殿』
有樓梯及電梯通至山上的三寶殿
約三層樓高
電梯出口往右拍三寶殿
三寶殿前面山景
左前方是天公廟的屋宇
三寶殿外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
三寶聖地禁止扶乩靈修
雨中山景
三寶佛
三寶殿主祀三寶佛。佛寺中供奉的三寶佛通常是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、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、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。
正中央是釋迦牟尼佛,按照大殿的方位,釋佛左側(大邊)是藥師佛,釋佛右側(小邊)是阿彌陀佛。
三寶佛
三寶殿正殿
雨中的三寶殿
三寶殿後院
玉枕山
電梯
106.6.14 台南關子嶺的水火同源及四所寺廟 相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