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蕉成熟果實
芭蕉花 黃色穗狀花序頂生,下垂;苞片佛焰苞狀,紅褐色或紫色,每苞片有多數小花,除苞片最下面具3~4不孕花外,其餘皆發育。
芭蕉花 和 未成熟果實
102.11.26 同 一植株
台灣果園 相簿
芭蕉紅花與初生果實 96.3.17 攝於 水圳步道
▲ 芭蕉樹
▲ 芭蕉花 (攝於95.11.25 社區水圳步道)
▲ 芭蕉花的苞片
▲ 芭蕉果實 (攝於95.11.25 社區水圳步道)
芭蕉 芭蕉科 Musaceae
Musa uranoscopos Lour.
芭蕉俗稱紅蕉,紅姬芭蕉,為多年生草本,植株形態酷似香蕉,高約 1~3 公尺。具短縮莖,葉自根際簇生,單葉長圓扇形,葉面黃綠色,葉面平滑葉緣為全緣或羽狀裂。葉厚紙質有柄,有葉鞘不具纖維,開花時節為春末至夏、秋季,花朵為黃色,穗狀花序顏色鮮豔悅目。
「是誰無事種芭蕉,早也瀟瀟,晚也瀟瀟;是君心思太無聊,種了芭蕉,又怨芭蕉。」雨打芭蕉的詩情,為騷人墨客所吟詠,譜下了這詼諧的句子,也讓有才情的女詞人贏回了丈夫的心呢!無論芭蕉或香蕉,從外形看來像株幹的不是莖,而是一層層由葉鞘組合而成的哩!
(引用自 http://www2.nsysu.edu.tw/bio86/html3/pic-73.htm )
南華蕉 (ABB)
原名:Kluai Namwa (泰)
別名:Katali (菲),Pisang Awak (馬),Duccasse (澳),芭蕉
南華蕉是泰國著名煮食及鮮食兩用蕉,在馬來西亞亦普遍種植。在本省南投縣的埔里、集集山區栽培較多。一般稱為芭蕉。
本種植株粗壯高大,適應性強,耐旱抗病,極易栽培。其假莖呈青綠色,有明顯腊質,少有黑色斑塊。葉柄邊緣內彎密封。
南華蕉果房較大,單株果重較高,約25~28公斤。果手排列整齊,果梗較長。果指中型大小,呈粗短狀,稜角明顯。
果皮呈灰綠色,熟後呈淡黃色,經擦壓後,容易變黑。肉白質粘,清甜可口,惜無香昧。宜等果肉變軟時食用,否則有澀昧。
本種在泰國除鮮食外,更用作煮食。把果肉切塊串燒,再加蜂蜜,或切片沾麵粉油炸,風味均佳。其雄花苞亦可煮食。
蜜蕉(Mei Chiao )
本種在87年於台南左鎮果菜市場首次發現。其果指碩大彎曲,排列緊密,皮厚呈深黃色,稜角明顯,稱之為「蜜蕉」。
經農民引導觀察,本種種在山坡上,為數不多。其植株高大,在450公分以上。假莖綠色、葉片狹長。雄花苞呈倒卵型,
深紫色,苞片內為深紅色;花軸上有中性花殘留。其果肉黃白色、口感優良、風味屬中等,但甜度特高,故稱「蜜蕉」。
從其植株雄花及果型特徵,應屬ABB群,但其詳細分類學上的地位,有待考證。
(引用自 http://kminter.coa.gov.tw/coahtml/admin/temp_lib/temp2/temp2f1/template_edit.jsp?pv=2&issue_id=468&chapter_id=9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