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長蒴果圓筒狀錐形
大花曼陀羅-綠蒴果
109.5.1 社區公園
98.2.22 攝於 一地點
95.12.31 攝
96.1.1 攝
96.1.5 攝於社區籃球場旁
大花曼陀羅
Brugmansia suaveolens (Humb. & Bonpl. ex Willd.)
屬於茄科,曼陀羅屬。為多年生灌木,高可達3m。葉大型,長約30cm。它的花冠白色下垂,漏斗型,像是宮庭中穿著白色晚禮服的貴婦。雄蕊有五枚,子房二室。台灣常不結果,用根莖無性繁殖。有毒部位:全株有毒,以種子和花的毒性最強。誤食後會發生幻覺、口乾舌燥、肌肉痲痺等症狀。
(引文自 http://www.ymsnp.gov.tw/web/webpage.aspx?f=data_file/plant93/plant93_c3-044.htm )
曼陀羅在民間俗稱喇叭花,中藥別名「洋金花」。在台灣,野地上或花圃間栽種可見的曼陀羅花有二種,一名曼陀羅,一名大花曼陀羅,二者毒性類似,外觀也類似。
曼陀羅花一般有白色、紫色或淺黃色,蒴果呈圓球形,表面有肉刺,每年3~12月為花果期,全台灣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的,常生於山坡上的路邊、草地或住宅旁,中部南投地區野外水溝邊、山坡上很常見。
曼陀羅花全株有毒,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,乾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。民間使用曼陀羅花來治療老人咳嗽及氣喘,常摘花炒肉絲或加排骨熬湯而食,由於無法確切控制劑量,很容易因服用過量而中毒導致發狂,也有人以鮮葉搗汁外敷以治毒蛇咬傷、腫瘡及跌打損傷。
中國民間小說《七俠五義》中的迷魂藥,及《水滸傳》中的蒙汗藥均為曼陀羅。另外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相傳此花釀酒飲,引人笑、令人舞。」「熱酒,調服二錢,子頃昏昏如醉,割瘡灸火宜先服此,即不覺苦也。」可見當時已用曼陀羅花及火麻子花(大麻)等配酒服用當小手術的麻醉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