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苦蘵的黃花與燈籠果實
苦蘵黃花與綠燈籠果實
苦蘵 星形黃花
苦蘵 花萼
苦蘵花苞
苦蘵燈籠果實
苦蘵綠色種子
苦蘵 生命週期 - 花苞 、花朵 、果實
96.11.10 攝於 散步道果園對面廢耕菜圃
這是今年5月6日傍晚6:20左右拍攝的,未補閃光燈,故而不清晰。因為自己不滿意,所以一直都沒放到部落格介紹。
然而第二天早上想去補拍,便已被鏟除...。由那天起直到現在,只要有去大埤塘時,就會去尋覓牠的蹤跡,卻都失望而歸...。不得不勉強拿來用啦~!
苦蘵黃花
96.5.4 攝於 大埤塘旁
茄科 (Solanaceae )
學名:Physalis angulata Linn.
英名:Cutleaf Groundcherry
俗名:燈籠草、燈籠酸醬、炮仔草
特徵:一年生草本,莖斜臥或直立,莖多少具毛有稜,基部多分枝,高40-90cm;葉互生,卵形,銳形,長3-6cm,先端短尖,基部斜圓形,葉緣具少數波狀鋸齒,葉裡背面均有毛。花梗細長,長2-3cm,。花單生於葉腋,黃白色,藥帶紫色,向下開;萼鐘狀,花冠鐘狀,直徑5-10mm,果實多汁漿汁果種子多數,球形,徑約1cm,黃綠色,宿萼在結果時增大,膨大如燈籠。
苦蘵的黃花並不顯眼,但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裡,卻是許多鄉村長大的小朋友不可或忘的零嘴。
當它的花朵謝了之後,基部的萼片會不斷的長大,漸漸長成囊袋狀將果實包在裡面,成熟的果實可生吃,口感不錯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