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八達嶺長城搭纜車返回平地,續搭免費接駁公車,欲回八達嶺火車站休息。

不想路途不熟,司機先生中途有停一會兒,然後不見有人下車,我們就繼續搭下去。

沒想剛啟程, 一瞬間就通過火車站,急忙告訴外子:錯過站下車了!

外子說:沒關係,公車還會繞回來的。

結果開到野生動物園區後,夫妻倆被司機趕下車,居然不讓我們續坐到火車站。

無奈,倆人只好頂著大太陽慢慢往回頭路走。

外子滿懷歉意對我說:抱歉旅遊沒安排好出岔子...!

我鼓勵外子:偶而不按理出牌,才會有意外驚喜啊!

 

既然是走路,就苦中作樂,趁機觀察北京的植物囉~!

發現二旁開著火紅花穗或果實的樹,就拿起相機拍照。

可是那像火炬般的花果很高,委實不容易拍...。

此時一位老伯過來搭訕,問我們要不要搭他的三輪車回火車站?

外子婉拒說: 不急,時間尚早,我們打算慢慢走回去。

老伯見我想拍紅火炬卻不得要領,遂主動要幫我,將其老包車開過來好讓我站上去增加高度,就可近處清楚拍照啦!

見他如此熱心,外子也就告訴老伯,請他載我們去火車站。

中途我瞧見有長城斷垣,興奮地告訴外子此一發現。

老伯便說:就知道你們喜歡古物,這是明朝建的岔道古城城牆,我繞道載你們去參觀吧!

就此才知有座岔道民俗村,曾經是延慶八景之一“岔道秋風”。

 

只在城外拍一些照片,並沒進入深度參觀,就請老伯載我們回火車站。

沒想才開一下就到了,原來岔道村就在火車站附近。

後來等將近2小時的火車,就很後悔將時間浪費在這火車站內罰站...。



岔東雄關  明朝舊長城關口

 岔道城是居庸關及八達嶺的軍事前哨。

西、東城門的「岔西雄關」與「岔東雄關」門額,均帶有「 萬曆三年」(1575年)題款。 岔道城牆高約2.6丈(8.5米),由青磚、石條、灰漿、夯土砌築。 城牆頂部墁磚,內低外高。 排水槽朝向城內,不給來敵拋繩攀牆的機會,並且可以緩解北方少雨時的旱情。

 


鹿角漆樹 (火炬樹)

野生動物園附近大馬路

熱心老伯的電動三輪車

老伯是位鐵路局退休員工



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後,滿蒙和睦,此地不再有戰爭。 退役的軍人就地轉成民戶,以種田為業,兵城演變為村莊,即如今的岔道村。


岔道城 ,位於北京市 延慶縣 八達嶺鎮岔道村,是明朝建設的城塞,現存遺址。

岔道城在北京西北名聲很大,不僅因其為延慶八景中的「岔道秋風」,也是因為其曾經是北京城通往大漠的隘口及驛站。

 古人評論稱:「守岔道,所以守八達嶺;守八達嶺所以守居庸關;守居庸關所以守京師。」 明朝末年, 李自成起義軍曾經三天未能攻下岔道城,不得不繞道石峽關攻入居庸關,進而攻佔北京城。


八達嶺關城西北的岔道處原來有一座土石結構的堡城,相傳是漢朝建造。

明朝嘉靖三十年(1551年),朝廷採納大臣王士翹提出的加強邊關軍備的建議,重修岔道屯堡。 隆慶五年(1571年),又對岔道屯堡進行加固,並在城牆外包砌青磚,形成了岔道城。 

從裸露的牆體可判定,岔道城不是一次性建成,而確實是經歷了土堡、土石堡時期。 長城守軍駐紮在岔道城,所以該城又稱為「兵城」。









八達嶺-岔道古城民俗旅遊度假區

岔道村位於八達嶺關城西北約3華里,原是明朝嘉靖三十年修築的兵營岔道城的舊址,自修建以來,已有450年曆史,歷經滄桑,古城處處可見明、清遺跡,並且已於2001年被市文物部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 

1030628北京北火車站~八達嶺長城 (Day 3)   相簿

 

103桃園國際機場&北京國際機場

103北京-天壇 (Day1)

103北京-前門大街 (Day1)

北京三日投宿於東交民巷飯店

103 故宮-紫禁城的護衛城門(Day2)

103故宮-紫禁城的外朝(Day2)

103故宮-紫禁城的內廷(Day2)

103北京北火車站 (Day 3)

103北京~八達嶺長城 (Day 3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心婆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