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進入故宮前,得經過許多道安檢關卡,包裹行李都得放在X光機內掃描。
紫禁城第一道城門:天安門正門二旁,站著許多位撐著傘遮陽的便衣刑警或特警,虎視眈眈迎接你入宮參觀。
保護紫禁城的城牆宏偉壯觀,城門更是一道又道,光通過這三座城門要進入皇帝上朝的辦公廳,都走得腳痠了!
紫禁城第一道城門 (龍橋正門)
承天門,皇城的正門,清代改為天安門。
天安門城台前有金水河,河上架五座漢白玉石橋與五個門洞一一對應,稱為「金水橋」。
中間的橋略寬,又叫御路橋,兩側的欄杆望柱上雕刻著蟠龍圖案。
在橋邊還有兩對石獅子,是明永樂朝的遺物。東面雄獅的右爪戲弄繡球,西面雌獅的左爪撫弄小獅,分別象徵著皇權的威嚴和永久。
天安門坐北朝南,原通高33.7米,1970年重修後改為34.7米。建築的底部為漢白玉精雕的須彌座,高1.59米。底座上建有硃紅色的高大城台,面積約4800平米。
城台的兩側有登城馬道,台上建城樓。
城樓面闊九間(57.14米),進深五間(20.97米),重檐歇山式頂,覆黃琉璃瓦。
紫禁城第二道城門 - 端門
端門的城台下部有五個券形門洞,長均為40米,中間的門洞最大,高達8.82米。 其他四個門洞依次向外縮小,分別為4.43米寬、3.83米寬。
中間的門為御路門,僅供皇帝走,兩側的王公門供王公等貴族走,最外側的品級門供三品以上官走。
端門至午門之間的院落,佔地面積30680平方米。 御道兩側共有左、右朝房一百多間。
明清時期 ,闕左門、闕右門以南的朝房是六科垣舍,又稱「六科廊」( 吏部 、 戶部 、 禮部 、 兵部 、 刑部 、 工部這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)。
東、西朝房均向南延伸至端門以北。
紫禁城第三道城門 - 午門
午門過去是頒發皇帝詔書之處。 每年農曆臘月初一,在午門舉辦頒布翌年曆書的「頒朔」典禮。 遇到重大戰爭,軍隊凱旋時,在午門舉辦向皇帝敬獻戰俘的「獻俘禮」。
明朝皇帝處罰大臣的「 廷杖 」也是在午門前舉行。
民間傳說中有所謂「推出午門斬首」的說法,也是指午門前,但將此處作為殺人刑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,這種民間傳說並不符合史實。
午門平面呈「凹」字形,沿襲唐朝 大明宮含元殿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,這種建築形制是自漢朝的門闕演變而來。
午門分為上下兩個部分,下部為墩台,高12.00米。墩台上正中建有一座門樓,面闊九間(60.05米),進深五間(25.00米), 重簷廡殿頂 。
午門的中門 通道深邃
午門分為上下兩個部分,下部為墩台,高12.00米,墩台正中開有三個門,兩側各有一座掖門(東側的叫左掖門,西側的叫右掖門),俗稱「明三暗五」。
墩台的兩側設有上、下城台用的馬道。
墩台五個門洞的用途各異:中門是皇帝專用,此外僅在皇帝大婚時,皇后所乘的喜轎可自中門進宮,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 、 榜眼 、 探花 ,在殿試結果宣布之後可以從中門出宮。
東側門是供文武官員出入。 西側門是供宗室王公出入。
兩掖門僅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方才開啟。
午門的堅固木門
午門護城木門的巨大木門閂
墩台上正中建有一座門樓,進深五間(25.00米)。所以墩台的寬度(厚度)應大於25米以上。
在午通道門望向太和門
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,明永樂十八年(
清康熙年重修時,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神武門。
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后門,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,明清兩代皇后、妃、嬪行親蠶禮即由此門出入。清代每三年一次選秀女,備選者經由此偏門入宮候選。
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,即日出宮之時亦由此門離去。
神武門和紫禁城內殿通道
護城河
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,東西寬753米,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。
城牆高12米,底厚10米,頂厚6米至7米,四周由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。
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
目前作為故宫博物院的正門
北京故宮有四門:正南為午門,東為東華門,西為西華門,北為玄武門(神武門)。
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。城牆高9.9米厚8.26米。
神武門北方面對的景山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