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故宮是我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--明、清兩代的皇宮。當時,它叫紫禁城,又名大內,是“真龍天子”--皇帝號令天下、稱孤道寡的地方,平民百姓不得靠近半步。

故宮-紫禁城的“外朝”建築, 包括三大主體:

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

以文華殿和武英殿為兩翼,

主要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。

平常時日都空無一人。

 

 目前紫禁城的開放面積僅52%,主要動線是以中軸線為主的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以及後三宮的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,陳列文物以家具為主,觀眾僅能從門口觀望而無法近距離端詳,產生到北京故宮只能看古建築的印象。

北京故宮紫禁城2015年將開放西區的慈寧宮、壽康宮,開放區域面積提升到65%,也將大幅提升展示文物的數量。2015年展出文物數量將比2014年翻一番(2倍)。

 

太和門

北京故宮成祖朱棣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,為厭棄元代氣運,基本上並沒有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建構,而向東移150公尺,重新起造皇宮,包括所有宮殿宮牆均重新建造,規模超過大都皇宮,略小於南京紫禁城,設計師為工匠出身的御用匠師蒯祥,西元1420年正式落成,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500年間,明、清兩代共有24帝在故宮生活過。

 午門與太和門間的水池廣場





 

 

太和殿 (金鑾殿)

是紫禁城最高最雄偉的宮殿建築




故宮地圖

太和殿右翼為協和門

協和門

通過協和門內,進入太子住的宮殿 - 文華殿



文華門(內為太子居住之宮殿-文華殿)

太和殿左翼為武英殿 


貞度門



太和門


故宮平面圖


 太和門設置服務中心


太和殿



象徵性的衡量儀器 "嘉量"


太和殿前露臺兩旁的銅龜


銅鶴

前一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路商店,刷卡買的一條麻紗黑長褲RMB158元,次日隨即穿上身參觀紫禁城。

 

太和殿 「建極綏猷」匾,為乾隆御筆,是說天子要上體天道,下順民意,用中正的法則治理國家。

 

皇帝寶座

在紫禁城參觀皇帝寶座時,見識了大陸同胞的擠功!

家長居然大聲鼓勵孩子往中間擠啊擠?!

簡直嚇壞人也!所以我放棄挪步去中間看皇帝寶座~。

也因此外子根本沒法慢慢定焦拍照...。




中和殿

中和殿 「允執厥中」匾 ,也是乾隆皇帝御筆。

意思是:人心是危險難測的,道心是幽微難明的,只有自己一心一意,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,才能治理好國家。

 

「允」就是誠信的意思。


保和殿

保和殿 「皇建有極」匾,

是說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。有強調皇權之意。

 




  1030627故宮-紫禁城(Day2) 相簿

 

103桃園國際機場&北京國際機場

103北京-天壇 (Day1)

103北京-前門大街 (Day1)

北京三日投宿於東交民巷飯店

103 故宮-紫禁城的護衛城門(Day2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心婆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