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台北原民風味館主建築外面附近四周,圍繞許多台灣原住民傳統建築的縮小版展示屋。
原在2012台北市第3屆的那魯灣節興建的原住民家屋或瞭望台展示品,經過三年歲月摧殘,現大都破舊殘損,卻無單位負責維修作業?
原住民文化的保存,沒有編列預算來固定維修,讓遊客參觀後徒增傷感...。
台北原民風味館主建築
撒奇萊雅族家屋
撒奇萊雅族的家屋所有權為女方所有,但是家屋的建造工作是由男性執行。
賽夏族住家
邵族家屋
泰雅族穀倉
太魯閣族穀倉
鄒族家屋
蘭嶼達悟族涼臺
排灣族家屋(平民)
噶瑪蘭家屋
魯凱族家屋
多納魯凱族人人所居住的原始房屋-石板屋,所用的食材均為族人親自上山取材搭蓋而成。
連屋頂都是一片右一片搭起,假如石片取拾過程中有一片是瑕疵或修不整齊,石板屋可能就搭不起來。
一般人的居住的石板屋,約三星期可以完工。
阿美族守望臺
在部落的制高點搭蓋,守護整族人民的的財產及生命安全,是部落的眼目。
由部落青年輪流看守,是守護全部落生命重要的設施,也象徵著部落精神重要的建築。
卑南族少年會所
卑南族的房屋是以竹子為主要建材。
會所為圓形建築,用竹子作樁,高價起來。
會所是軍事、政治和教育中心,少年在會所中由長輩指導,學習生產的技能,接受軍事訓練,學習部落歷史及社會規範。
會所是南子神聖之地,嚴禁女子和兒童靠近和入內。
105.5.11 台北新生公園-原民風味館 相簿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