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野棉花 五瓣白花朵
網路資料甚少描述野棉花有開白花!
藥草界將不同花色的野棉花分別稱之紅、白虱母子,簡誌則通稱為野棉花。
白花虱母子別名:野棉花、三腳破。
野外常見開粉紅色花的,白花較少見,一般只能從庭園栽種中見著。
白花虱母草又稱為「野棉花」,莖直立,密被白色絨毛;葉呈卵圓形,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;
白色的花有5枚呈橢圓形的花瓣,模樣清新討喜;果實為球形,不只密生星狀毛,而且具有傘狀的倒鉤刺,會像「蝨母」一般的黏附在人畜身上而傳播各地,因此得名。
原產於臺灣,主要分布於全島的山坡、路旁草叢或灌木叢中,喜歡日照充足、溫暖而乾燥的環境。
過去曾經是廣泛栽植的經濟作物,其莖皮富含纖維,可以用來製作繩索或織成麻布,後來人造纖維取代天然纖維後就逐漸沒落了。
103.10.20 平鎮復旦 原是大稻田的建築工地
野棉花粉紅五瓣花朵
花萼 與 蒴果
花與綠果
96.10.27 攝於 平鎮復旦 大果園
野棉花五爪葉
96.4.1 攝於 復興親子公園
錦葵科
多年生亞灌木,高可達1公尺左右,莖、葉柄及花梗均被有星狀毛茸,葉形變化甚大,下方者常為圓形而有分裂,中央者卵形,上方者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鋸齒緣。
花期自春末至晚秋,花腋生,單立,花冠粉紅色,花萼5片,雄蕊合生成筒,蒴果密被星狀毛及勾刺。產於全省低海拔之荒廢地及路旁。
本地名:1虱母子 2虱母子草 3八角草。
食用部份:嫩葉及種子。1嫩葉以熱水浸過再行炒食。2種子煮湯或和其他穀物煮食。
(參考http://mail.ylc.edu.tw/~bcps.chenc/11/1106.html 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