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山苦瓜 黃花
綠果
96.10.2 攝於 社區大埤塘與大沼澤地交接處
綠果實
五瓣黃花
山苦瓜生命週期
96.9.1 攝於 台北市 停車場
葫蘆科 ( Cucurbitaceae) 苦瓜屬
英文名稱:Kakorot, Balsampear(苦瓜)
學名:Momordica charantia Linn. var. abbreviata Ser.
別名:野苦瓜、野生苦瓜、短角苦瓜、假苦瓜、小苦瓜
用途:1.食用:瓜果可當野外救荒野菜。2.藥用:果實含有高成分「苦瓜鹼」,有促進食慾、解渴、清涼、解毒、消腫、袪寒的功效。性味:全株:苦、寒。效用:果實:清暑滌熱,明目,解毒。治熱病煩渴引飲,中暑,痢疾,赤眼疼痛,癰腫丹毒。
綠色莖, 光滑,有稜,分枝繁茂,蔓具有捲鬚和毛茸。
葉片輪廓近於圓形,廣大有 5~7 裂狀。
春至夏季開淡黃色花,花冠五深裂。
瓜果長卵形,末端呈尖嘴狀,果體約只有一般苦瓜的 1/10~1/15 大,表面有疣狀突起及軟刺,十分玲瓏可愛,未成熟果皮為濃綠色,成熟果皮為橙黃色,果熟透自然裂為 3 片,向外翻卷而露出被有深紅色假種皮的種子。
一年生葫蘆科苦瓜屬蔓性攀緣草本植物,分枝繁茂,蔓具有捲鬚和毛茸,可攀緣,全株具有特異的臭味,瓜形比一般栽培種苦瓜小,果實顏色由綠至深綠,果長3~15公分,果寬2~4公分,果型由橄欖型至長橢圓型,果面肋條狀突起,部分具刺狀。山苦瓜含苦瓜素,故帶有苦味,煮後轉成苦甘味,有促進食慾、解渴、清涼、解毒及軀寒之效用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