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看以為是螞蟻窩或枯葉,再看認為是木耳,沒想到是用的中藥材。

羅氏鹽膚木乾後的蟲癭,是中藥[五倍子]的藥材來源。

臺灣蟲癭特論

  由綿癭蚜科(Pemphigidae)的倍蚜蟲刺激漆樹科(Anacardiaceae)漆樹屬(Rhus)植物組織, 所形成的蟲癭稱為五倍子。

五倍子的形成除了需有夏寄主(漆樹屬植物)外, 還需要在產癭植物的生育地附近有冬寄主(特定蘚類)的存在。

五倍子按蟲癭的形態可概分為角倍、肚倍及倍花類。五倍子富含單寧酸, 可廣泛應用於醫藥、機械、國防及食品等產業。

IMG_0670a.jpg - 小喬木植物

羅氏鹽膚木之乾後的蟲癭-五倍子



IMG_0670羅氏鹽膚木.jpg - 小喬木植物

羅氏鹽膚木枝條上蚜蟲寄生的蟲癭為中藥的「五倍子」,富含單寧,為收斂藥及工業上之黑色染料    。

古時作染衣服的染料。

台灣泰雅族以其煮水用於產婦用於洗淨身用,有殺菌功用。

 

IMG_0671羅氏鹽膚木之乾後的蟲癭-五倍子.jpg - 小喬木植物

IMG_0672蟲癭-五倍子.jpg - 小喬木植物

 

IMG_0671a.jpg - 小喬木植物

IMG_0670.JPG - 小喬木植物

IMG_0671.JPG - 小喬木植物

IMG_0672.JPG - 小喬木植物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心婆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