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五節芒 禾本科(Gramineae)芒屬
別名: 寒芒、菅草、菅蓁、芒草、芭茅、石茅『鋼目』、大巴矛(貴州)、菅仔(台灣)、萱仔、牛草、馬兒桿
用途:1.食用:抽出花軸取用其細嫩的部分可炒食,或挖掘其嫩筍亦可炒食。2. 日常用途:綁成掃把、編成防風牆、編成茅草屋。屏東地區原住民,割取作為牆垣以擋風遮蔭,平埔族或漢人常作為飼養水牛的牧草。果穗可供花材,庭植為防風定砂植物。早期將五節芒晒乾綑綁好之後,可鋪在屋頂上,用作遮雨;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五節芒若腐爛了,可直接一層層鋪蓋新的五節芒於其上。3.觀賞、工業用。4.藥用。
多年生草本,高約 1~3 公尺,地下莖非常發達,莖節處常有粉狀物,節處通常被白粉狀。
葉片長 50~120 公分,寬 1.5~3 公分,細長如甘蔗葉;葉舌長約 0.2 公分,圓形,被纖毛;葉緣含有矽質,具堅硬的鋸狀小齒,能割傷皮膚。
五節芒是台灣最常見的草本植物,台語之(菅芒),幾乎走到那裡都看得到它的存在,除了五節芒強悍的適應能力之外,其種子數量之多與發芽力之高,均是其傲人的繁衍本領。
每年從九月、十月開始,五節芒必會準時抽出花穗,剛開始整串花穗呈紫紅色,成熟後便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,是台灣秋冬野外最美麗的景致之一。
106.8.17 新北市雙溪 老農夫生態農莊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