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山甲 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獸亞綱 鱗甲目 穿山甲科 

 

穿山甲屬於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,通稱鯪鯉

穿山甲是一類從頭到尾披覆鱗片的食蟻動物,分布在非洲亞洲各地。

亞洲地區分布在中國大陸(湖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貴州四川雲南福建廣東廣西海南)、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,以及台灣中低海拔之山麓至海拔1,000公尺左右的山區。

 

 

1485585569563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
大白天在雙溪虎豹潭石板步道上,發現一隻踽踽獨行的夜行性保育類動物-穿山甲

穿山甲以螞蟻及白蟻為主食,以長舌黏取吞食。善挖掘,夜行性,白天休憩於洞穴中,夜晚覓食。

穿山甲除了繁殖季節雌雄會同居一穴外,其他時間都獨居生活。

其在體重超過2.4公斤後開始性成熟,主要發情期長達6至8個月,而懷孕期約4至5個月。

小穿山甲出生後會攀爬在母體上,約5~6個月大後獨立生活。


1485585569659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3穿山甲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
 別名: 臺灣鯪鯉

特徵:

1. 全身大部分覆蓋著暗褐色、呈半透明狀的鱗甲 。

2. 動作遲緩、個性羞怯是穿山甲的寫照,平常活動都是一付慢吞吞的樣子。

3. 具有尖狹頭部,及口內具有條狀的長舌。

4. 舌頭表面有具黏性的唾液,可以沾黏螞蟻送入口中。

 

1485585569175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  

穿山甲棲息在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的山區森林、灌叢等環境,晝伏夜出,白天睡覺時會抱成球狀。

作為夜行動物,它們有良好的嗅覺以協助尋找昆蟲等食物。

長尾穿山甲在白天也會出現。 

 

1485585569183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
穿山甲為哺乳動物的一種,體長約30~100公分(12~39英寸),雌的比雄的長得短些,頭部細長,眼睛很小,無牙齒。

除了腹部以外,穿山甲身上長了瓦狀角質鱗片,嵌接成行。受到驚嚇的時候,穿山甲會縮成一團,捲成球形。

穿山甲四肢粗短,有強壯的爪子,便於挖洞。

大食蟻獸花蜜長舌蝠一樣,它們的舌頭並不附著在舌骨上,其極長的舌頭可以一直穿過咽部通到胸腔中

大型穿山甲的舌頭長度會超過40公分(16英寸),但直徑僅有0.5公分(0.20英寸) 

 

 

1485585569191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
 

穿山甲

穿山甲的英文名稱源自於馬來西亞,文字意為可捲成球狀的動物,當牠休息或躲避敵人的時候,便會捲成一團,將頭抱在中間,因此「滾開」是極好的方式,所穿山甲喜歡在坡地活動,遇到敵人時可以一滾了之。
全世界的穿山甲有8種,4種在亞洲,4種在非洲。而台灣的穿山甲只有一種,是特有亞種,牠最大的特徵是除了腹部外,全身皆佈滿鱗片,因此以前又稱作台灣鯪鯉(台語音是ㄌㄚˊㄌㄧˋ),因為看起來就像是一隻有四隻腳的鯉魚一樣。

 

雖然在閩南、客家或是原住民的禁忌裡,都有「抓穿山甲的人會倒楣」的說法,但隨著社會的日趨貪婪、笑貧不笑娼,捕捉穿山甲的人也發展出一套破解這些禁忌的做法,例如在抓穿山甲之前,先祭拜土地公與山神,祈求神明的原諒。

由於穿山甲是胎生動物,每年僅產一子,族群增長速度本就緩慢,加上早些時候的大量捕抓、棲地破壞,還有農藥噴灑使得螞蟻數量銳減等因素,讓台灣的穿山甲因而瀕臨絕種的危機。所幸政府終於在民國六十一年頒布禁獵令,經過這四十多年的休養生息,穿山甲的生存危機才算是暫時解除。近年來,也許因為保育風氣較盛,現在如果在路邊看到受傷的穿山甲,大家開始會撿起來送到專責機構或者通報。

穿山甲為台灣特有亞種。
所謂「特有亞種」,指的是一生物能在其他地區找到符合同種定義的生物,但因為環境與棲息地的不同,其習性或型態已趨異演化得與其親族不同,但尚未獨立成種的生物。穿山甲與台灣本島的自然生態體系及台灣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。除了獵捕的因素外,不論是人口增加或工商業發展,皆需大量開墾土地,也因此不斷的侵犯到穿山甲的棲息地,穿山甲的家園因而逐漸消失與破碎,並重重威脅到牠們的生存。若能獲得合理的保護,則將永遠存在;反之,若其一旦在台灣滅絕,也將永遠自地球上消失。


1485585569201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 

覓食洞穴 

在山坡上斜著挖地洞,洞口深度較淺,因此較容易見到洞底,洞口常堆著挖出來的廢土。

覓食洞穴常在枯樹附近,可做為臨時休息或避敵之處。

 

1485585569755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 

居住洞穴 

洞口多在陡直山坡,周圍遮蔽少、排水佳,洞口深度較淺深,是長久居住的地洞。

 

 1485585569227.jpg - 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

106.1.27 除夕 新北市雙溪虎豹潭-穿山甲  -- 阿得兄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心婆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